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心理分析

时间:2020-10-30 16:24:13 成长心理 我要投稿

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心理分析

  当今社会中,家庭作为儿童艺术教育启蒙的场所,可能影响了孩子的一生,儿童家庭艺术教育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作用。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在儿童家庭艺术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心理分析

  儿童家庭艺术教育是指家长对3——6、7岁儿童进行的以音乐、美术等艺术方式和内容的审美教育。同时,为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各地教育部门相继出台了艺术特长加分政策,文化部门组织各种艺术活动,许多家长和孩子投身其中,成为一股推动儿童家庭艺术教育发展的巨大动力。各种社会艺术培训机构也应运而生,使家庭音乐教育短期得到迅速普及。此外,全国多家电视台相继推出了少儿才艺表演节目,媒体的参与,不仅为孩子提供了实践平台,更调动了家长对家庭艺术教育参与的积极性,刺激了儿童家庭艺术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在儿童家庭艺术教育中,家长所拥有的心态直接体现在儿童的艺术教育中,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以下几种:

  1、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在儿童家庭艺术教育中,因为每个家庭的经济情况、艺术氛围等各异,因此在多数情况下,家长的`从众行为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

  2、功利心理。

  功利主义是“一种以人们行为的功利效果作为道德价值之基础或基本评价标准,同时又强调行为实际效果的价值普遍性和最大现实的伦理学说。”中国家长都有传统“望子成龙”的情结,再加上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较单一的人才选拔制度,使得越来越多的家庭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误区。

  3、补偿心理。

  补偿心理是一种心理适应机制,个体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总有一些偏差,为求得到补偿。从心理学上看,这种补偿,其实就是一种“移位”,即有些家长因为工作在外或者忙,很少有时间来陪伴孩子,便应孩子的要求,甚至脱离自己的客观条件,给予孩子某种形式的艺术教育来对孩子进行补偿。

  4、心理投射。

  心理投射,是指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现象。投射的实质,是个体将自己身上所存在的心理行为特征推测成在他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在儿童家庭艺术教育中,家长应具备一定的儿童心理学知识,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消除功利思想,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尊重与理解儿童,从而促进儿童自身全面发展。

【家长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心理分析】相关文章:

音乐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的作用分析论文09-23

心理教育行为分析11-11

儿童舞蹈教育的分析09-06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论文12-31

儿童声乐心理分析09-06

关于浅析儿童的艺术教育论文09-26

教育儿童先要读懂儿童的心理生活07-05

公共艺术教育现状分析论文09-25

小班逆反心理儿童的案例分析12-27

当前儿童的心理状态及其教育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