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出炉 考生心理调节别忽视

时间:2017-06-26 编辑:1035 手机版

  近日,各省高考分数已经公布,由于今年是第一次先知道高考成绩然后填报志愿,大多数家长关注的焦点已由考生转移到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医生提醒,成绩公布之时一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考生在心理上也需要一个调适的过程。家长需要关注的不仅是一个合适学校、一个合适的专业,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后高考时代是心理问题高发期

  “从往年的经验来看,高考结束之后,考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丝毫不比高考前和高考期间少,是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刘效巍介绍说,考生们从巨大备考压力中“解放”出来,骤然间变得闲散,反而更让一些考生不知所措,有人甚至会更为焦虑,加之成绩公布,如果成绩不理想,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可能会使一些考生出现心态失衡的状态。高考前家长对孩子都比较细心,更容易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变化,而考后的心理却被很多家长所忽视。

  刘效巍提醒说,如果考生在考后出现焦虑的状况,一般是因为外界刺激(成绩不理想等)导致心理出现应激性的反应,这属于一般性的心理疾病,通过心理干预和自我调节会得到解决。但是,如果这种焦虑持续不被关注,进一步发展,出现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这一类属于神经症的心理疾病,对于考生的影响程度就会比较严重,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接受心理治疗。

  所以,提醒考生家长,考生的心理方面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解决,轻则抑郁、自闭、倦怠,重则出现轻生、伤人等行为。所以,考后心理问题的疏导千万不可忽视。

  认识存在误区 就诊遮遮掩掩

  有些家长虽然发现了孩子存在心理问题,却不愿意正确面对,非常避讳谈及心理疾病。这其实是一种误区,是因为人们把心理疾病同精神病混淆了。刘效巍说,心理疾病和精神病完全是两回事,心理疾病只是一个人由于精神上的过度紧张而使自己思维、情感和行为偏离了社会生活的规范。

  而对精神病的判断,医学界有这样普遍公认的三个原则,即:是否出现了幻觉(如幻听、幻视等)或妄想等精神症状;自我认知是否出现问题,对自身状态是否有正确评价,是否能主动就医;情感与认知是否倒错,知、情、意是否统一,社会功能是否受到严重损害。精神病能使人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都出现持久性的明显异常,患病者不能正常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

  刘效巍说,心理疾病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不仅仅考虑患者情绪方面的变化,包括负面情绪持续的时间和对患者的影响程度,还要通过相应的躯体检查,判断是否是因为生理上的疾病影响到情绪变化。心理疾病的产生,同自身的遗传因素、个性特点和社会应激也有很大关系。

  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心理健康

  “躯体疾病人们都会积极地就医治疗,心理疾病同样应该得到重视,不要等到病情严重才想到去医院接受治疗。”刘效巍说,对于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高考后的考生,家人应该多多关心,不能一味地责备抱怨,要让他们的心理得到放松,但也要掌握分寸,以免给他们的心理造成额外的负担。比如,多做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少说一些负面的丧气的话,以免导致悲剧的发生。

高考成绩出炉 考生心理调节别忽视相关推荐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