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的那些事

时间:2020-08-23 12:50:16 心理资讯 我要投稿

关于心理咨询的那些事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心理咨询这个概念也许并不陌生,可是却不一定真的了解,下面小编想跟大家聊聊关于心理咨询的那些事。

关于心理咨询的那些事

  如果你考试失利、受到冤枉、失恋、学习压力大,你会怎么办?

  是选择和闺蜜好基友倾诉?还是回家和父母吐槽?还是说闷在被子里睡一觉?在很多人看来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不过今天我们要介绍一个新的方法,来处理你日常生活中的烦心琐事,那就是——去找心理咨询师。

  哎呦?那么去找心理咨询师不就意味着我有病了吗?这实际上是很多人都存在的不合理概念,它很其实很容易就能被我们的逻辑所辩论倒:你有没有病,并不取决于你是否去看心理咨询师。这种误区的背后,实际上反映出我们对于心理咨询服务的陌生。那么,究竟什么是心理咨询呢?

  心理咨询是从哪儿来的?

  在很久很久以前,人们相信,如果部落中的成员生病了,那就意味着他受到了妖魔的附体,或者是神灵的诅咒。于是部落中最有权威的人——祭祀、族长、巫医——便会举行一场仪式。他们找一些植物的根茎、果实,一起放在水中做成魔药;大家一起围着篝火跳舞祭拜。后来发现,生病的成员往往能够康复。

  再后来,“魔药”逐渐进化成了传统医学(例如中医),再后来成了现在的现代医学(也就是所谓的西医)。而跳舞、作法这一部分,便逐渐被社会所淘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完全没有起到作用。

  奥地利精神科医师麦斯麦相信,一个人如果生病了,就意味着他体内的磁场不够平衡,需要用磁铁来帮助他,于是发明了“麦斯麦术”。这种理论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在当时,它却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一套错误的理论,却能够产生正确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

  当代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是古代的巫术仪式,还是后来的麦斯麦术,他们之所以能够帮助到一个人,是因为他们都借用了“暗示”的力量。通过暗示,让一个人相信他自己已经康复了,结果病情也许就真的往好的一面发展。这个发现非常了不起,因为它意味着,一个人生病,不仅仅是“硬件”的问题,也有“软件”的责任。换句话说,一个人的心理活动,能够影响到他的身体状况。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科医生,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相信,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有相当大一部分内容未被我们意识到,这一部分被他成为潜意识。而我们日常的行为,实际上更多的受到潜意识的操控。如果我们有了精神方面的不适或疾病,就意味着我们潜意识中大量的冲突正在逐渐激化,一个人就像是在火炉上的高压锅,内部温度越高,症状就越明显。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通过某些手段,去了解潜意识中的矛盾冲突,并将其化解掉。

  于是,最早的心理咨询便这样产生了。

  100多年的发展,让心理咨询有了更丰富的发展。目前,我们对心理咨询师的定义是:通过心理学方法,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

  我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去找心理咨询师?

  虽然心理咨询最早起源于一些比较重症的精神障碍,但是当今的心理咨询适应性非常广泛。

  健康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那个人是会永远停留在健康的水平中的,因为一旦你的生活出现了波动,便从健康进入到了“心理问题”的范畴。例如临近大型考试,你感到紧张;和同学吵架了让你很生气;被老师批评了让你心情很low;父母发生争执,你感觉害怕等等。如果你仅仅是心情很糟,这便是“一般心理问题”。

  但是,有时候问题会变得严重一些。比如我们曾经遇到过一名同学,他最初和班里的张三有矛盾,只要一看到张三就很不爽。但这件事情并没有得到良好的解决,以至于他到最后见到任何同学都很不爽。一旦出现了这种“目标扩散”的现象,我们就会将这种问题定义到严重心理问题的范畴。类似的情况,比如你某一科没考好,结果导致你连学都不想上了;你不喜欢数学老师,结果你所有的科目成绩都在下降;你某一天偷听到父母吵架要离婚,结果让你听到任何事都感到很恐惧,成了一个玻璃心。

  如果事情发展的更严重,就进入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范畴了,这时候你不仅仅有上述的所有情况,你的正常上学、作息、社会交往都会受到影响,而且你可能需要很多人的帮助,才能相对正常的生活。神经症性心理问题是一个分界线,比它更轻的情况,可以接受心理咨询的帮助;如果严重程度超出了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心理咨询也就无能为力了。

  例如我们熟知的恐惧症、强迫症、焦虑症、神经衰弱,这些情况都属于神经症的范畴;抑郁症、双相障碍(一段时间很抑郁,一段时间很躁狂)、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症(嗯……就是我们俗称的“疯子”)等,都会被放在精神障碍的范畴内。这些情况,当事人最需要的并不是心理咨询师的帮助,而是一名精神科医生通过药物来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发现,心理咨询师是一个跟我们生活贴的很近的工作。如果你在生活中感到不开心,心里不舒服,都是可以去找心理咨询师的。

  咨询师会如何帮我呢?

  当你去见你的咨询师时,他通常会在一间舒服、安静、私密的房间里等着你,也许给你准备了一张不错的`沙发,还有热饮料什么的。等你感觉踏实一些了,咨询师会邀请你谈谈,你为什么会去找他?

  心理咨询师都会有一个假设,糟糕的事情并不会直接的让一个人难受,一个人对这件事的评价才会让他真正的难受。比如你考砸了,这件事情本身不会让你产生挫败感,但是当你看到低的离谱的分数,想到自己怎么会这样?会不会从此就一蹶不振了?没有脸面对父母了?这些观念才是让你感到挫败和羞耻的真正原因。

  所以,咨询师所做的工作,就是在你倾诉的过程中,寻找到你内心中那些“不好用”的信念。

  什么样的信念不好用呢?

  比如还是你没有考好,那些自我贬低、自我批评、假象周围人也瞧不起自己、想象自己被指责,这些信念就是不好用的信念。之所以说它不好用,是因为这些想法可能是真实的(例如,你没考好,回家可能真的要挨打),但是这些想法并不能帮助你维持一个基本平稳的心态。

  如果你相信“这也许是一个失误”,“一次没考好不代表我这个人没能力”,“人有失手,马有失蹄”,这些信念能够帮助你更快的恢复情绪状态,让你能更好的回到学业中去。

  咨询师的最终任务,便是帮你发展出更多“好用”的信念,去减少那些“不好用”的信念。

  心理咨询师都会催眠吗?能看透人心?

  催眠的确是心理咨询技术之一,它能够让一个人快速放松下来,并集中在自己的想象中。一个人在集中注意力时,往往能够有大量的灵感出现,让自己更好的应对困难。但是,由于近年来的文艺作品,让我们对催眠术充满了误解,常见误会如下:

  催眠不是让人睡觉,而是让人集中注意力,闭上眼睛是因为闭眼能够让人专注于大脑的想象中;

  催眠并不一定需要使用水晶球或者怀表;

  即便被催眠了,你也不会说出你的银行卡密码,因为被催眠的你意识仍然清晰;

  你也不会永远被催眠师操控,除非你自己愿意;

  催眠并非心理学的必修课,甚至连选修都算不上

  同样的,读心术也并不是心理咨询师的专利。它和催眠术一样,都被影视作品夸大了。

  心理咨询很酷啊,如何能够成为心理咨询师

  目前在国内,成为一名心理咨询师并非难事。首先你需要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扎实的本科基础是你成为一名好咨询师的关键。另外,国内官方对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认证,是劳动部颁发的心理咨询师证书,分为三级和二级(目前仍没有开放一级的考试),不同省份有着不同的报考要求,但卷子是全国统一卷。当你拥有了二级咨询师证书后,你就有为别人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的资格。

  但是,这仅仅是一名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的起步。因为心理咨询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职业,心理咨询师需要充分的了解自己,这样才能更加了解别人。比如,曾经有一名咨询师在咨询的时候发现,自己经常不自觉的打断来访者的话,从而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一现象引起了咨询师的注意,他必须要区分这一现象的来源:是因为自己本身是一个爱打断别人说话的人?还是说来访者的性格特点本身就会“诱使”别人打断他的话?为了能够搞清楚这个问题,咨询师需要首先对自己有充分的了解。而了解自己的方法,便是自己先去接受心理咨询。因此有这样一句话:“心理咨询师与非心理咨询师之间的唯一差别,便是咨询师需要终生接受咨询。”这并不意味着咨询师自己有严重的心理问题,而是工作内容使然。

【关于心理咨询的那些事】相关文章:

面试中关于礼仪的那些事01-17

关于创业,我们误会的那些事07-11

求职陷阱:谈谈关于“钱”的那些事06-24

游学网的那些事10-05

浅谈会计的那些事11-09

论文:旅游那些事10-23

创业必经的那些事和必读的那些书10-05

德国留学实习的那些事12-06

青春不应错过的那些事08-30

创业前须知的那些事07-10